過年爸爸都會帶我們回到台西的老家。

(從除夕晚上、初一和初二早上都要拜祖先,準備飯菜,在家中設立的牌位上香。)
台西可以說是台灣姓丁的人最密集的地方,
聽爸爸和伯父談起,
我們台西丁氏是帶有回族的血統,阿拉伯人的後裔,
後來不斷的和漢族通婚,
也沒有回教的習俗了。
之前去吳哥窟的時候,
感覺家鄉人和當地人的樣子有點像呢,
有著中東人濃眉大眼等等的特徵。
丁家第十七代的祖先從福建省帶著十六代的牌位來到台灣,
來台灣的都是男丁,
在台灣定居之後和平埔族經過好幾代的通婚,
我已經是第二十四代,
生活上已經完全的被漢化啦,
前幾年家族的長輩們還特地到大陸去尋根。
講到台西,
大家老說台西出流氓,
這個淵源我就不知道了,
不過以後可以說,台西有阿拉丁。
以下是台西丁氏相關的報導:
台灣之最 台西 阿拉丁大本營
資料來源:聯合報A6版 記者王傳明
日 期:2005-10-24
台灣丁姓最大的聚居地在雲林縣台西鄉,當地三萬多人口中,
丁姓就占一萬多人,因此流傳「台西丁一半」的說法。
根據丁姓族譜記載,台西鄉丁氏是阿拉伯人的後裔。
祖先丁蘇兩百多年前自福建省渡海到台灣,不斷漢化通婚後,
目前後代子孫都沒有伊斯蘭教習俗,很多人也不知道本身具有中東血統,
只有部分丁家子弟的外貌保有中東民族深邃輪廓,是「阿拉『丁』」血統的佐證。
台西鄉丁姓家族,主要聚集在海口、台西、海南、海北、山寮、光華等村。
近年來與大陸的鄉親逐漸取得連絡,丁姓鄉親紛紛組團,
返回福建晉江縣陳埭鎮尋根,意外發現他們原來具有穆斯林血統。
根據大陸陳埭丁氏回族宗譜記載,丁氏回族是阿拉伯的穆斯林後裔,
元末遷居晉江的陳埭鎮,歷今七百餘年,裔傳廿七世,發展成丁姓大族,被稱為「陳埭萬人丁」。
「台西回裔祖先丁蘇,兩百多年前,大約乾隆年間,從福建省晉江縣陳埭鎮『走路』(逃命)來台,
兩手空空,只帶著一對『卵佛仔』,就這樣在台西鄉繁衍眾多子孫。」
台西國小退休校長丁東德笑著說出先祖來台的過程。
台西附近丁姓子民都是丁蘇兄弟的「成績」。
他感嘆地說,「台西鄉丁姓鄉親大約八成不知道自己有回族血統」,
但根據研究,台西丁姓人家至今仍保有百分之廿的回族血統。
台西鄉部分丁姓民眾的長相,仍保有濃眉大眼等中東人士的特徵。
台西警分局巡佐丁順益就是其中一例,有時在外地被誤認為外國人。
丁東德說,根據交通大學通識中心兼 任 教授丁崑健研究,
自明朝就嚴格規定蒙古人和色目人等有色外來人種必須和漢人結婚,
經過長期的血統混融,使得丁姓族人在體質上漸漸改變,
再加上朝廷「賜食豬肉」、原有宗教信仰沒能保持,
終使回族丁姓徹底漢化,原有回族特質及文化幾乎都不存在。